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   (写微博不会写白字那就OUT了)

    中外历史经常这样写道:每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讨论、每一个‘环境危机’,都毫无例外地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改善,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。问题是如何让公众参与不再是个别活动,而是一种普遍的经常性机制。目前公众参与的这场关于PM2.5与PM10的讨论,不管它的起因如何、中途经历了什么,它的积极作用最终肯定是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。
  最近十几年,北京的空气质量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危机:第一次是在1998年,当时全年空气质量只有100天达标,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高达188微克/立方米。从那一年开始,市政府每年发布阶段性措施,从燃煤、机动车、扬尘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防治等方面采取了200多项措施。到2010年,北京的达标天增至286天。这一改善过程也使公众加深了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。

 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2008年及之前的日子里,奥运会之前,许多国际组织和外国媒体都怀疑,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否能保证奥运会正常进行。在申办、筹办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,北京采取了多项控制措施,从8月8日开幕到结束的17天里,北京的空气质量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扬,整个奥运会期间,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57微克/立方米,接近发达国家水平。可以说,北京市上下在周边省市甚至是全国的支持下,取得的这一积极成果,把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期盼提到了空前的程度。

  今天,我们正在应对第三场危机,这就是对于PM2.5的讨论。它的直接结果就是要加大减排力度,提高公众环境意识,这种讨论或者说我们应对危机的过程,客观上推动了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。

  关于PM2.5的讨论为什么这么热?归结起来有三个因素:空气质量不尽如人意是根本原因,我们公布的环境信息不方便公众查询和理解是直接因素,多方关注甚至炒作是助推器。之所以称作危机,是因为它具有一定聚焦性、紧迫性。根本的应对措施就是要在加强与公众互动交流,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,顺乎民心,变“鸭梨山大”为“墙大冻梨”,采取各种有效措施,努力改善环境质量。大家的认识也不难统一,空气质量不是监测出来的,而是污染减排治理出来的,还是要在减少燃煤、机动车尾气、工地扬尘和工业排放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。不减少污染物排放,就不会降低空气中PM10和PM2.5的浓度,空气质量改善也是不可能的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杜少中

杜少中

43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现任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巡视员。前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,首任环保局新闻发言人。微博(巴松狼王):http://weibo.com/dushaozhong

文章